老婆,有些东西放在信里面说更为合适,因为言语永远带着当时的情绪,而信可以写在理智之上。希望你可以不带任何情绪的看完这封信,我也尽量不掺杂任何我对具体事件的看法。
我一直觉得夫妻关系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,而夫妻两人,就像是Pai和老虎之间的关系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夫妻两人非驯服与被驯服的关系,而是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找到最适合夫妻双方的平衡点。而最理想的平衡点,不是泾渭分明的三八线,而是有合适距离的缓冲区。我说多让你想想夫妻关系,是希望你可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冲突和感情。因为再理智的人也无法避免一叶障目的过激情绪。
夫妻关系从人生的长度来看,它就像是一条纽带,系在白发苍苍的耋耄老人与少不更事的小情侣中间。所以从大的角度来讲,只要它还系着,没有断,那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。哪怕那些让人歇斯底里的冲突,只要想想这条纽带,或许,就能让你安静下来。而从当下的角度来看待夫妻关系,它或许就是一次次的争吵,一次次的面红耳赤与歇斯底里。每一次当下的争吵决定了夫妻关系这条纽带的或粗或细,或者缘尽于此。
从长远的角度来讲,我是不愿意我的人生充满了争吵,我希望我的人生都是幸福的瞬间。但争吵也并非都是有害的,有争吵是因为我们的观念发生了冲突,如果处理得当,争论能帮我们重塑我们的观念,构建属于自己人生的原则。而这一点,不仅让我们在夫妻关系上受益,也让我们自己在人生其它地方享受它带来的好处。争吵就像润滑剂,偶尔加点润滑剂,可以让夫妻关系更加融洽。但如果只剩下了润滑剂,其中酸甜苦乐唯有自己知道了。
每一次争吵都会结束,结束之后必然会出现新的争吵,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,这件事情本身就像是买彩票不中奖一样,是件高概率的事情。但但凡高概率的事件,只要能减少单次发生的概率或者减少发生的次数,那么它就能降低最终发生的概率,变成一个小概率事件。(参见【一定会发生和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】)
所以从减少争论发生的角度来讲,我们需要减少单次发生争吵的概率。而做到一点,我觉得有几点地方我们可以努力。
还原事实真相。很多时候我们发生激烈争论,是因为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,对方的某一点明显是错的。我们就像两个拳击手,攻击对方的弱点,自信可以击倒对方。而这,就像是相互驯服。我们或许都没有错,只是缺乏智慧,缺乏足够的智慧从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。我们一直期待有个上帝视角可以帮助还原事实真相,让我们看到全部,而不只是眼前的叶子。但,从来没有上帝,甚至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我们自己,唯有我们自己可以还原。只有我们还原了事实真相,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待事情。但这一点我们做得极度糟糕,每一回还原的过程就是争吵的一部分。
还原真相是为了更好的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,当信息量不足的时候,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在赌博。如37signals的共同创始人Jason Fried所言,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呢?当你纠结于仅仅一种观点时,当你无法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宏观的观察时,你的想法往往就是错的。
而这一点正是信息熵理论(可参见【数学之美】)的精髓,只有拥有了同一个事情更多的信息,你才越有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,否则,不管做了什么决定,都只是赌博而已。
所以,这也是还原事实真相的意义所在,这也是为什么它排在第一位的原因。- 为原则排好优先级。许多时候,我们冲突,是因为我们对于原则的优先级不同,而对方触犯了自己的原则,导致我们无休止地争吵。其实,我们(中国人)是最缺原则的一代(不是说我们没有原则,而是原则需要重塑,旧的一些原则不适合新的社会),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,我经历着自己原则重塑的过程。其实要完成原则重塑的过程还挺困难的,因为只有无数次去验证你的原则,你才能确信自己设立原则的正确性。按照现代的理论,到处都是没有优先级的原则,那就是没有原则。基于这一点,我建议,我们可以整理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则优先级(最多三点)。
我对原则的提议如下- (第一原则)无论什么情况下,给予对方解释的机会。永远不能剥夺别人的话语权。
- 任何事情,任何指责,只在还原了事情真相之后,才去下结论和追究责任。
- 做到心平气和地还原真相。
- 把控自己的情绪。你我都是情绪把控的失败者,心中的火苗如同干燥的山林一样易燃,这是我们许多争吵的起源,只因言语冲突,怒从心头起。情绪控制是人生修行一辈子的难题,不敢奢求一蹴而就,只期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违反上诉原则。
我们曾经说,要更加宽容,可以更加包容对方。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,所以也可能是因为宽容本身太过宽泛,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处事准则。我希望以上所言,对你有一些启发意义。